淮安这个团队坚持了5年教的都是“救命”的事

  淮安这个团队坚持了5年教的都是“救命”的事 一只手握拳在剑突下方,另外一只手托着这里,这样就能产生像气球一样的压力,高压的状态,才能把异物挤出去。9 月 8 日一早,在淮安市刘老庄连红军小学,一堂急救科普课程正在开展。为了让更多孩子学会 救命 技能,这个团队坚持了 5 年!

   我们的孩子来自农村,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,父母在外工作,爷爷奶奶在家,爷爷奶奶对这些急救知识相对比较匮乏,如果我们的孩子学会这些急救的方法,在生活当中遇到这样的问题,他们可以先采取急救的措施,如果身边的同学和邻居发生这样的问题,他们也可以及时采取急救。 淮安市刘老庄连红军小学教师陈小清说。刘老庄连红军小学始建于 1942 年,是一所有着 80 年办学历史的革命老区小学。学校现有 700 余名在校生,其中大多数为留守儿童。

 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,授课老师来自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萌娃健康课堂 志愿服务项目。为了让孩子们近距离学习急救知识,并对学生手把手教学,此次活动为 小班 教学模式。医护人员首先系统地对现场救护概念、心肺复苏术、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应急救护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了讲解,重点突出生命救治的 黄金时间 和心肺复苏技能操作。接着,对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现场演示,将每一步操作中的难点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讲解。 我今天学到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和心肺复苏,我觉得很有用,比如同学在出现意外时,我就可以用这些方法来帮他脱离危险,我学会了这个,我就会教给我的邻居和伙伴们,让他们也帮助别人。 学生严馨蕾说。

  五年来,项目志愿者走进淮安市中小学幼儿园 40 余家,开展趣味健康讲座超 60 场,服务青少年儿童、家长、老师超 1 万人。 意外事件其实并不意外,一定是可防可控的,我们课程的宗旨就是教给小朋友一些意外应急处置能力,在遇到意外伤害或者疾病的时候,能够保持镇定,采取争取的方式去处置,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采取自救或者互救。 志愿服务项目讲师顾春晖说。

  接下来,该项目还将继续加强与农村地区教育机构的合作,进一步扩大受众范围,共同助力青少年生命安全教育。让更多人拥有危急时刻能够伸手施救的能力,也让 怒放的生命 更加充盈和精彩。